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命中医上牙痛用它,

经历过牙痛的人都知道这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常用的治疗牙痛的西药甲硝唑、牙痛一粒丸之类的,都是消炎消肿的药,但有时候,这些药也是会失效,这主要是因为牙痛只是症状不是病因,灭火不抽薪当然还是痛。

这里中医给大家提供两个牙痛的治疗方法,如果您是对症的,那么则很容易止痛,两剂药,上牙齿、下牙齿痛各用一方,因为走上、下牙齿的经络是不同的。病根不同,一根一方。

插播一句:一般牙痛得熬不住了,医院拔掉它,这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因为找不到病根,病根不痛,干脆把这作恶的东西拔掉……不过对于我们中老年人来说,如果不是逼不得已,建议还是不要拔牙,老年人本身就要掉牙齿,如果还拔了一颗,很容易就倒了一片,这影响以后进食不说,人精神压力更大。

上牙齿痛

先看一个医案:

——来自,懒兔子

这种“大夏天吃了炸鸡汉堡和烧烤”造成的亚朵,多是胃有积热,循着胃经的路线上行到上牙齿所致。我们来看下足阳明胃经的循行路线就明白了。

▲上图只截取了胃经的上半部分,书里是这么记载的:足阳明胃经:“……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

胃中有热,循经上攻,所以会有牙痛甚至牵引头痛,但此时的牙痛一般为上牙痛。并同时出现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胃热上冲,还会有口气热臭。胃是多气多血之腑,胃热常常导致血热,血热妄行,就会出现牙宣出血,甚至牙龈出血溃烂。

上牙齿痛

清胃散

生地黄6克,当归6克,牡丹皮6克,黄连9克(夏天可以双倍),升麻6克。水煎服。

(剂量来自《方剂学》,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苦寒泻火的黄连可以直折胃腑之热,升麻清热解毒,治胃火牙痛,可以升散透发郁遏的伏火。丹皮凉血清热,当归养血活血,和丹皮可以消肿止痛。

适应证为: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唇舌腮颊肿痛,口干舌燥,牙龈红肿溃烂,喜冷恶热。

中成药推荐

清胃黄连片(丸)

黄连、石膏、黄冬、桅子、连翘、知母、黄柏、玄参、地黄、牡丹皮、赤芍、天花粉、桔梗、甘草。

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临床使用特点:平日起口疮,口热口干,口黏,口臭,牙龈肿胀,牙龈出血,嗓子肿痛,伴有小便黄,便秘者参考选用。

复发性口疮、急性口炎、急性牙龈(周)炎、急性咽炎见上述症状者参考选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后用药)

那下齿疼痛呢?

下齿归手阳明大肠经管。来看下大肠经的循行图线图。

▲大肠经“……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

所以下面牙齿痛多半就是大肠经热盛造成的了。此时要用泻下剂把大肠的热邪泻掉,牙痛也就跟着好了。

可以选用中成药“麻仁丸”或者是“防风通圣散”。或者是泻黄散。泻黄散是什么呢?它是一个适用于小儿牙痛的经验方:

下牙齿痛

泻黄散

藿香叶6克,山栀子3克,石膏9克,甘草6克,防风9克,水煎服,时间勿长。

——《小儿药证直诀》

适应证为小儿出现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等。

推荐中成药

小儿化毒散(胶囊)(处方药)

人工牛黄、大黄、黄连、珍珠、雄黄、川贝母、天花粉、赤芍、乳香(制)、没药(制)、冰片、甘草。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热毒内蕴、毒邪未尽所致的口疮肿痛、疮疡溃烂、烦躁口渴、大便秘结。

临床使用特点:小儿口疮,周围红肿,灼热疼痛,口臭,流口水,或见局部咽喉黏膜充血严重,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很多,或见皮肤起脓包,红肿热痛,脓液稠黄,伴有饮食困难,发热,烦躁,大便干燥,小便色深者参考选用。

(该药为处方药,购买前务必咨询医生,须凭医生处方购买。)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让人崩溃,所以这个牙齿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大家快把这两个方剂收藏起来哦,不要一言不合就拔牙,牙齿还是留给咱磨磨食物吧!

猜你喜欢:

牙痛怎么办牙痛怎么快速止痛

治疗“牙痛”的3个小妙招,简单易学,见效极快

经常性牙痛,有这3个好办法,可以快速止痛

起了湿疹特别痒?5种食物,帮你吃除湿气,湿疹消光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zhaibenben.net/yfcs/7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