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为什么难以治愈?我们有什么办法早发现早治疗,提早预防呢?艾滋病又跟口腔疾病有什么关系呢?
想要回答这些,我们必须先了解以下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侵袭人类CD4+T淋巴细胞,随着病毒复制和感染加重,感染者免疫系统逐渐被摧毁,最终发展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毒感染人体后,感染者要经过数年或更长的潜伏期才会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由于人的免疫系统被破坏,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就出现了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后期还会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我们知道HIV感染者在发展为AIDS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可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大多数感染者会出现各种口腔损害,有些还是早期就出现的。
此外有些口腔病损还能预示HIV感染后的病情进展,HIV感染者可能首先就诊于口腔科,因此了解HIV感染后的口腔表征对于AIDS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而口腔医务人员如果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利于疾病的控制,减少传播,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HIV感染到底有哪些口腔表征?
看到这你应该会很好奇那么HIV感染到底有哪些口腔表征呢?
01
真菌感染
02
病毒感染
03
卡波西肉瘤
04
HIV相关性牙周病
05
坏死性口炎
01
真菌感染:
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者的口腔损害中最为常见,而且常在疾病早期就表现出来,是免疫抑制的早期征象。
因AIDS病人免疫功能受损严重,发生真菌感染时,危险性较高,口腔念珠菌病也被作为HIV感染者进入AIDS期的一项诊断性、指针性疾病,抗真菌药物治疗对于口腔念珠菌病HIV感染者有效。组织胞浆菌病是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病理改变为肉芽组织增生,会出现一些慢性肉芽肿或较大的溃疡。
02
病毒感染
(1)毛状白斑常见于舌侧缘,呈毛状白色或灰色斑块,不易被擦去,是AIDS特异性较高的临床症状,是病情发展至AIDS重要指征。被认为是患者全身免疫严重抑制的征象之一,现已被广泛认同是艾滋病感染者的一种特殊口腔损害,对艾滋病有高度提示性。
(2)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巨细胞病毒感染、乳头状瘤、局灶性上皮增生,这些都是免疫抑制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类口腔疾病。
03
卡波西肉瘤
是HIV感染者中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是艾滋病的临床诊断指征之一,在非洲和欧洲人群中有更高的患病率。
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看见患者有硬腭紫色的结节,这是典型的卡波西肉瘤。
04
HIV相关性牙周病
轻度者表现为游离龈界限清楚的火红色充血带,宽2~3mm,无附着丧失,称为线性牙龈红斑(又称HIV相关牙龈炎)。随着病损加重牙周软硬组织受到破坏,出现附着丧失,但牙周袋不深,称为HIV相关性牙周炎。
如果口腔伴有恶臭,龈缘、龈乳头有灰黄色坏死组织,极易出血,称为急性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以牙周软组织坏死缺损为特点者称为坏死性牙周炎。如出现广泛的组织坏死则可形成坏死性溃疡性口炎。
05
坏死性口炎
表现为广泛的组织坏死,严重者和走马牙疳相似;发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黏膜出现单个或多个反复发生的圆形和椭圆形疼痛性溃疡,研究发现溃疡的严重程度和患者免疫系统的破坏程度有关;唾液腺疾病多累及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常以无痛性颈、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要表现,病情发展迅速,易发生远处扩散。
除了上述的种种表现,HIV感染的儿童逐年增加,口腔表征也是HIV感染儿童最常见的体征。因为HIV感染病儿多为母婴传播引起,其口腔表征不同于成人,最常见的牙体病变为龋齿和牙釉质发育不全,最常见的软组织病变为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疱疹性口炎、牙周疾病,全身最常见的症状为生长发育迟缓。
综上所述,艾滋病人口腔并发症种类较多,可波及口腔黏膜、牙周、牙体等口腔各部位,从儿童到成人各个年龄阶段人群均可发生,口腔医生掌握艾滋病口腔表征,对艾滋病的发现、早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
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口腔黏膜异常疾病时,也应该引起重视,医院就医。
-END-
科普指导
王派医学口腔项目讲师王丹妮
文章版权归王派医学所有
推荐阅读
1
害人不浅的“龋病”,你了解过吗?
2
杜绝口臭,这一点千万不要忽视!
3
这个部位的痘痘千万不能挤!
4
关于”智齿”的那些事儿
5
给牙齿穿件盔甲——窝沟封闭
关于医考有任何疑问,
点击下方图片或阅读原文,联系所在地老师,我们将及时为您答疑解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