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5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4个月,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09万亿元,增长13.9%,占我外贸总值的15.7%。其中,对东盟出口1.27万亿元,增长24.1%。
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前4个月,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8万亿元,增长4.2%,占13.5%。其中,对欧盟出口1.17万亿元,增长3.2%。
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5万亿元,下降4.2%,占11.2%。其中,对美国出口1.09万亿元,下降7.5%。
从去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出口明显下降,美国订单大幅减少,最高减少40%,对欧盟订单也同比下降,传统的欧美市场需求走弱,订单骤减。
对美国出口下降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订单转移。
年中国失去了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也丧失了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被美国所取代。
年,中国从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降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前三名分别是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是美国的盟友或者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加拿大、欧盟自然不用说,都是北约铁杆哥们,而墨西哥凭借紧挨美国的优越地理位置,成为美国的重点扶持对象。从今年美国一季度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墨西哥在美国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根据美国年一季度公布的数据,中国大陆降为美国的第三大货物贸易伙伴,第一大贸易伙伴则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是加拿大,中国占美国贸易额比例为11.2%,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11个百分点。而中国与前两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差距也逐渐拉大,比墨西哥少.61亿美元,比加拿大少.61亿美元。
在对美出口方面,中国也是排名第三,第一名仍是墨西哥,第二名是加拿大,中国出口货物占美国全部货物进口总值的13.57%,同比下降了4.70个百分点。
美国整体进口需求并未出现大幅下降趋势,但中国对美出口却出现大幅下降,也就是说,美国只是把进口的需求订单下到了墨西哥、加拿大、欧美等国家。
在地缘政治、去中国化、产业转移、传统制造优势丧失的层层压力下,唱衰“中国外贸不行了”的声音不绝于耳。
今年前4个月,中国外贸企业能维持出口10.6%的增长实属不易。
没有了欧美的订单,中国的外贸企业也都活下来了,外贸人总能开辟新的市场。
东盟:24%
东盟有10个成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
多年来,欧盟保持着中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直到年9月开始,东盟取代欧盟,历史性地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年,东盟占我国外贸比重达到15.5%,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今年前4个月,我国出口增长10.6%,全靠对东盟出口增长的24.1%和对“一带一路”出口增长的26%拉动。
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合计已经占到了我国总出口的52.54%。
“一带一路”:26%
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4.61万亿元,增长16%。其中,出口2.76万亿元,增长26%;进口1.85万亿元,增长3.8%。
年到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
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创下新高,货物贸易额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4%,高于外贸整体增速11.7个百分点,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2.9%。
RCEP:17.5%
RCEP成员包括东盟10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国家。
自年1月1日,RCEP对中国正式生效。全年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12.95万亿元,增长7.5%,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0.8%。
其中,中国对RCEP贸易伙伴的出口同比增长17.5%,高于整体增速7个百分点,占我国出口总额的27.6%,
在RCEP市场,民营企业的表现非常亮眼。年民营企业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6.56万亿元,增长17.4%,占同期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总值的50.6%。
RCEP加速了中国外贸出口重心从北美、欧洲向亚太地区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