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据海关总署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7月出口增长出人意料提速,为经济提供有力提振。
我国7月进出口贸易总额为.亿美元,1至7月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亿美元,今年对外贸易额累计同比增长10.4%。
其中,7月出口额为.亿美元,1至7月出口总额为.亿美元,今年我国出口额累计同比增长14.6%。7月进口额为.97亿美元,1至7月进口总额为.亿美元,今年我国进口额累计同比增长5.3%。
7月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创纪录的.6亿美元顺差,较上月扩大33.亿美元,环比增长3.38%。此前外媒预测顺差将小幅收缩至亿美元。
据中国港口协会的数据,7月我国8个主要港口的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4.5%,而6月增幅为8.4%,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阴云之际,中国经济却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由于俄乌冲突尚无结束势头、世界市场供应链紧张状况难以缓解、高通胀下多国央行纷纷采取紧缩政策,在这些负面因素作用下,世界经济增长的诸多引擎出现“失速”。
据上周的全球工厂调查显示,7月订单和产出指数跌至疫情爆发以来最低水平,世界市场整体需求趋于降温。需求降温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涨使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中国并在此次供应链“风暴”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商品制造成本并未大幅上涨,提高了中国商品的竞争力;而且,中国的工业体系完善,工业产品门类齐全,世界市场中绝大部分的需求缺口,我国商品都能迅速填补。
因此,中国经济和中国制造,能够为席卷全球的高通胀降温,为世界经济避免滑入衰退深渊提供有力支撑。
文
魏来题
黄梓昕审
李泽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