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路股民悲喜录牛熊轮换,静闹交替

下午三点多,小胡子姗姗来迟。

这里是股市江湖,位于上海市广东路和西藏中路的交叉口,被人称做广东路“马路股市沙龙”。

一到周末,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自中午持续到深夜,有时一天汇集上千人。他们多数上了年纪,其中不乏七八十岁的老人,一口上海话,一个个神采奕奕、两眼放光。他们始终关心,是否牛市要来了?

年春节后A股持续放量上攻,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飙升到亿元,广东路的股民又热闹了起来。

小胡子穿一件橘色西装,戴一顶黑色皮帽,手里拽着一个破旧水壶,很快加入人群的讨论:

“你看着吧,现在涨到多点,肯定还会涨,要涨到多点。”

“科创板要出来了,赶紧去开户!”

“大盘要跌,起码掉到点,然后再涨……”

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不同,A股散户比重高。中国证券登记公司披露的A股账户持有人市值分布显示,年2月至年12月,A股市场90%以上都是散户(证券账户资产低于50万的投资者)。

A股账户持有人市值分布情况。图片来自中国证券登记公司

广东路就是散户的小型集散地。周一到周五,马路边安安静静,这里既没有一张凳子,也没有一块遮阳布。这个不起眼的周末“马路股市沙龙”,形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前,历经三十年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国股市风云。

三十年来,怀着财富梦的股民,杵在梧桐树下、坐在花坛边、挤进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大楼……他们喋喋不休,聊起经济、政策、大盘走势和个股的涨跌……各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我把成功和失败都告诉你”

四月的这个周末,艳阳高照,广东路的梧桐树上长出了新芽儿。

这条宽十米的马路,从西藏中路一直延伸到上海外滩,大约长1.4公里。“马路沙龙”在广东路最西边,它起源于路边的“申银万国宏源证券”——最初叫“万国黄浦营业部”,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证券营业厅之一。

它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坐落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大楼里,大楼散发着一股欧洲新现代派建筑风格。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内,也挤满了兴致盎然的股民。文中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明鹊图

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锣声响起,一共8只股票(此后被称作“老八股”)打开了中国股市的大门。广东路上早早挤满了买股票的人,通宵达旦地排起了长长的队。而在此之前,路边就有人讨论股市行情,日复一日,后来自发形成了“马路股市沙龙”。

中午12点,张宏拖着一个黑色箱子,跨进了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大门。他停在大门内左侧,放下手中的箱子,蹲在地上,从箱子里掏出物品,一件件地摆放在地板上:有一二十张纪念币、几叠报纸和厚厚一叠股市行情信息纸。

中午时分,张宏把纪念币摆放在大门内侧的地板上。

一些人围了过来,张宏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你来这里就来对了,全国就这么一家马路股市沙龙……”这期间,一个男人顺手拿了一张股市行情信息纸。张宏瞄了一眼,淡淡地说:“五毛钱一张,拍照不收钱。”

他的嗓门很大,不少人围了过来,有几个买走了股市行情信息纸。

有一人突然问他,你自己买股票吗?“不买”,他回说,“我把成功和失败都告诉你”。

张宏说起自己的“传奇”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买股票,赚了上千万,买了六套房子;后来又亏了上千万,卖了六套房子,大约年,他从北京躲债来到上海,靠卖股市行情信息维生。

他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zhaibenben.net/zzbx/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