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清明出游不想走远神木家门口的十大景

浪里个浪,大家好,

宝宝昨天吃了一碗超级好吃的面!

要不是考虑到吃太多会变胖,我还能吃半碗!

吃面当然要吃小菜,菜里自然有蒜,有蒜自然饭后来个口香糖,口香糖……当然不能随地吐喽,尤其是在公众场所,比如说景点啥的~

话说清明马上就到了,你们打算周边游吗?

别说去山西、去宁夏,去延安、去西安,榆林12个县你们都去过吗?榆林的景点你都去过吗?

别急,宝宝今天就为大家做个攻略贴!

第一站看这里神木不能错过的高家堡古城

高家堡古城,位于榆林市神木县城西南约50公里处,距离明长城约5公里。高家堡古城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年),是神木县乃至整个陕北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明代城堡。

高家堡古城最初是夯筑土城,后在明朝万历三十六年(年)用墙砖重新包砌。如今的高家堡古城,无论是外面看到的城墙、还是城内的街道与房屋,都保持了当时的格局,对于那些喜欢古城的游客来说,在高家堡内走走逛逛,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高家堡古城平面呈长方形,游客可以沿着城墙走了一圈,途中可以看到残留的大段城墙,期间有垛口、瞭望洞等防御系统,在古堡的东、南、西墙各有一座卷门,并筑有瓮城,这些明朝遗留至今的建筑,已经屹立在这里五、六百年了。

不能错过的二郎山

榆林市神木县城郊外的二郎山,山因山体中部有两处凸起,状如骆驼双峰,又名“驼峰山”;明朝正德年间(公元年)明武宗朱厚照出巡路过神木县,见此山形颇似案头笔架,所以又赐名“笔架山”当地俗称西山,素有“陕北小华山”的美称。二郎山中的道路并不复杂,进入景区大门后,沿着游客步道向前游览即可。

二郎庙群建于明正统8年(年),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寺庙坐北面南,为四合院式建筑。由正殿、耳房、东西庑殿、大门、钟鼓楼等组成。正殿三架梁带前廊,硬山顶,东、西墙壁均有清道光十五年(年)所绘传统工笔画“矣云轶事图”,正壁有14小幅国事“山水图”。大门外为明代砖雕照壁,壁芯减地浅浮雕,正面雕刻“虎啸图”,背面雕刻“九龙戏水图”,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不能错过的贺家川烈士陵园

贺家川镇位于神木县南部,距县城60公里,依黄河与山西兴县隔河相望。贺家川镇的革命遗址主要有:贺家川烈士陵园、彩林革命烈士纪念塔、医院手术室、《抗战日报》社、洪涛印刷厂、神府苏维埃政府遗址等。现在保存完好的仅有贺家川烈士陵园、彩林革命烈士纪念塔,其余均被拆除或改造。贺家川烈士陵园建于年,这里长眠着年至医院的伤亡病亡烈士名。陵园座落在村中平缓土坡上,背靠大里梁,俯视窟野河,占地约二亩多,青山巍巍,松柏葱翠。陵园内有纪念塔一座,高四米多,用青石砌成四棱锥体,像一柄利剑指向长空。正面刻有“医院伤亡病亡烈士纪念塔”十七个大字,由林枫题写。塔周有石头围墙,墙外可见墓冢几十座,立有墓碑的十几座。现在保存的有冯全英、毛小安、郭炳、邓吉兴、李克林、张清雨等烈士的墓碑,但因年久经风雨侵蚀,字迹模糊,辨认不清。每年清明,村民和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凭吊瞻仰,祭扫英灵。

不能错过的河津寺

河津寺又名佛禅寺,约建军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它坐落在河道中央一块巨石之上,与神木镇压黄石头地村隔河相望。寺院坐北朝南,原有三进十八间殿宇,以及殿后十八余间禅堂客舍。

寺中主祀儒释道三教祖师,配祀关圣帝君、眼光菩萨、二郎神杨戬等。山门正对乐楼,两旁石狮护守。门内古柏一株,高丈余,树冠浑圆,主干挺拔,如天神之锤。明清两代,河津寺多次补葺,香火旺盛。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尚有僧人二十多位,佛事涉及四十八坛,百里方圆。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传统庙会,乡民云集、客商盈野,敬神、娱乐、贸易盛况空前。后经战争和文革动乱,僧众逃散,庙舍尽毁。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宗教政策和文物保护政策感召下,乡民自发恢复文物,重修了正殿和部分廊房。

河津寺原址在上游郭家塔村河西石崖上,俗称岩崖寺。明万历间,由下游石窑村富户张存武倾一生积蓄移到今址。张存武为人清廉,施工中不沾庙上一文之利,连饮水都是自带的。庙建成不久,张即去世。为表纪念,人们在寺内为之设立功德主牌位,让他与诸神共享香火。

第二站看这里榆林不能错过的红石峡

红石峡,位于榆林市区约北5公里,在明长城口红山脚下的榆溪河谷,当地人也称为“雄石峡”,因为山上都是红色石头,所以得名红石峡。峡谷内山奇水秀,石窟古刹林立,还有陕西省最大的摩岩石刻群。

红石峡的摩岩石刻分为东、西两部分,大多是明清时期的作品,虽然年代不十分久远,但也有不少名人的墨宝。在红石峡的东崖上,有八十多处题刻,大多是在清朝光绪年间凿刻的,其中左宗棠的“榆溪胜地”、马占山的“还我河山”是比较著名的;在红石峡的西崖上,大约有三十多块题刻,有一些是比较特别的阴阳刻法相结合的题刻,还有一块蒙文石刻“天成雄秀”,值得去看看。

红石峡中最早的遗迹就是宋元时代开凿的寺庙和石窟,但是现在除了部分洞窟内的彩绘与雕刻外,其余的已经都不复存在了。在现存的石窟中,第四窟和第六窟还是值得游客一看。第四窟和第六窟顶上的雕刻还保存的不错,第六窟的图案中,还有蒙汉一家的意义。

不能错过的镇北台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区以北的红山顶上,距离榆林市区约7公里,距离景点红石峡约2公里,很多游客将这两个景点放在同一天游玩。镇北台原本是明长城的一处观察哨所,也是当年蒙、汉两族办理交涉的地方,这里是古长城现存的最大的烽火台,号称“长城第一台”,与山海关、嘉峪关并称为长城“三大奇观”。

如今游客看到的镇北台,是整修一新后的镇北台,少了些历史沧桑,但当你登上了高约四层楼的镇北台时,遥望远处的烽火台遗迹,还是能够感受到作为“长城第一台”的雄壮和周边大地的苍茫。

不能错过的罗兀城遗址

罗兀城遗址位于榆林市南60公里镇川镇石崖底村的石山峁。遗址北、东、南三面临崖,西面为山坡,城垣呈三角弧状,尚清晰可见。当年西夏和北宋均曾在此屯兵设防。后相继在此凿窟造像建庙。至今,尚存石窟庙宇11处,有万佛洞、三霄殿、圣母行宫、观音殿、真武祖师殿等。其中,以万佛洞石窟规模为最大,古迹保存亦较完整。万佛洞也被称为悬空寺。

榆林拼三鲜(榆阳小吃)

将熟猪肉切成宽1公分的片,红烧红焖各半,洋芋炸成片,粉皮切成条;用生肉加调料制成水丸子、炸丸子、酥肉块。待肉汤加水烧开后,放入猪肉、丸子、酥肉块、粉皮、再配以虾米、水木耳、水黄花、海带丝、生姜米、胡椒面、韭黄、葱花、芫荽、盐、酱油、味精、菠菜等配料。此菜色泽鲜艳、醇香味浓,如在原料内加入羊肉、鸡肉谓之“拼三鲜”味道鲜美,香气袭人,乃榆林红白喜事及宴席的压轴大菜。

干炉(榆阳区镇川小吃)

镇川有名的小吃。用温水和面,讲究面硬,以面剂包一撮干面粉(加盐),手压成形,置炉鏊上先烙后烤而熟。其形贺面鼓,中拓小红印。内空外脆,吃着带劲,最宜贮存或上路作干粮,久之不坏;若和面时加油可制作油干炉,则又酥又脆,顺口溜道:“吃着香,咬着脆,饱嗝上来干炉味”,确是风味独特。

第三站看这里府谷不能错过的府谷老城

府谷老城,距离府谷新县城约1公里,是一个建造在黄河边的古城。府谷老城始建于五代时期,如今游客看到古城是明朝初年兴建,距今约年历史,这里也是我国北方保留最完整的石头城。

整座府谷老城分别有四个大门和三个小门,目前府谷县准备大面积修复古城,几个城门楼和城墙都重新翻修,并且包裹了新的城砖,在新修建的南门上有着“府州”两个字,当你穿过南门和瓮城,就可以进入古城了。

老城中最为重要的景点就是府谷文庙,这是榆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孔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年),其中主体建筑大成殿,屋顶上的彩色琉璃非常精美,大殿的横额上以前还悬挂过康熙皇帝的亲笔匾额“万世师表”。

从府谷县新城步行到老城,约10分钟,如果打车也就是10元左右。途中会经过千佛洞和荣河书院,但这两个地方已经没有什么藏品了,不过可以看看石窟的外观和老建筑。

不能错过的孤山堡

孤山堡位于府谷县,因居孤山川北侧山坡之上而得名,是明长城榆林镇的重要关堡。现在的孤山堡能看到的除了城门洞及瓮城和城内几处员外宅院外,其余昔日古风采已面貌皆非,唯有北门的“七星庙”还吸引着游人。七星庙据民间传说是金刀令公杨继业与折赛花(佘太君)私定终身之处,颇具传奇色彩。

据《榆林府志》载:孤山堡“明正统二年()置在西山,成化中移至城在山畔,周三里三十四步,高二丈,南,北门二。背山俯川,城中无水泉。万历三十五年()巡抚涂宗浚砌以砖。”七星庙始建年代据民间流传是唐代贞观年间(一说建于宋代初)。明万历五年()开工重修,六年()完工。

小米凉粉(府谷小吃)

府谷有名的小吃。小米掏净,冷水泡十至二十分钟捞出,配合清水磨成米浆,入锅熬煎,边熬边搅,快熟时加入蒿籽粉。把熬熟的米浆在高粱箔子上摊成薄饼,晾冷后再摊一层,如此反复摊晾即成。吃时切成细条,调上芝麻、芥末、辣椒油、香油、醋、等调味品、凉吃味道甚佳。

第四站看这里绥德不能错过的杨家沟革命纪念馆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米脂县城东二十公里的杨家沟扶风寨,主要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革命家的旧居,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旧址,以及亚洲部保卫科、供销科,中央政治部,医院和新华社旧址等。

毛泽东、周恩来旧居(新院),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建筑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独具特色。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领导和指挥了西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杨家沟是转战陕北取得光辉胜利的标志点,也是是中国革命走出陕北走向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杨家沟革命旧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不能错过的扶苏墓——蒙恬墓

扶苏墓位于绥德县城西南约半公里的大理河北岸,在疏属山顶,有八角亭、五龙壁等建筑。蒙恬墓位于大理河西岸,绥德县一中校园内。扶苏墓呈长方形,长约30米,宽6米,高约8米,墓旁有扶苏祠,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蒙恬墓与扶苏墓隔着大理河遥遥相对。扶苏为秦始皇长子,贤良明达,颇得众望。因不赞同父亲的苛政,被派到绥德一带监视大将军蒙恬的军务。后来与蒙恬一同被赐死,葬于此地。蒙恬是秦始皇手下最出众的名将,曾北逐戎狄征匈奴,筑长城,立下丰功伟业,公元前年,蒙恬与公子扶苏一道被赐死。蒙恬死后,部下将士含泪用战袍盛土为他筑成此墓。

不能错过的双水村

郭家沟村是《平凡的世界》电视剧发生地——双水村的拍摄地。如今的郭家沟,已经成了众多《平凡的世界》影迷们的旅游胜地。天气晴好的时候,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一睹“双水村”的前世今生。当地的村民们为了让这个地方被外人熟知,没有拆毁拍戏搭建的围墙和门楼,甚至连里面的布景和外面的牌子都没有动,还挂上了当时拍摄电视剧时所用的名称牌。当然,电视剧里也道出了陕北特色的美食,这里的村民们看到游客来的多了,也顺势推出了碗坨、凉面、洋芋擦擦,并向游客推销兜售。还有的村民还制作了陕北特色的剪纸、布鞋等手工艺品。

油旋儿(绥德小吃)

 油旋儿是绥德的一种小吃,做法是用温水和面(加少许盐、碱水),先和硬后蘸水踩软,醒2小时,后置于油案上擀为长片,抹上化开的熟猪油,边擀边拉薄,撤上葱花、盐、花椒粉,卷为面团,压扁成饼状,上炉鏊抹猪油翻烙,待见火色后排入平鏊之下炉圈内烘烤至熟。其色泽金黄油亮,层层饼旋儿薄如羽翼,外脆酥里绵软,油香扑鼻。

麻汤饭(绥德小吃)

“麻汤饭和小蒜,婆姨吃了打老汉。”

豇豆、白云豆、黑米、玉米仁、麦子仁、大米、小米、红豆、红小豆、高粱、酸菜等加上清油在一起煮制,再配以各种调料即成,此食麻辣鲜香,老少兼宜。

黑粉(绥德小吃)

  黑粉也属于绥德最有风味小吃之一。黑粉的做法是:1、将绿豆用凉水洗净,放入盆内加适量冷水泡约九至十小时,用石磨推成稠糊状,用罗子过滤到缸内,约放七至八小时,使其发酵后,去掉缸内上下的稠糊沫,加凉水过滤在盆内。2、旺火烧开水倒进芡糊,加少许黄色素,改用文火,不断搅动直至熟,加入少许白矾搅匀,倒盆内晾即成。吃时切条,加上调料汤、醋、辣子、芥末、香油、色泽淡黄、香味可口。绥德正宗油旋、黑粉是待客的上品主食,风味甚佳。

第五站看这里靖边不能错过的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位于榆林市靖边县城以北约60公里处,处于陕西与内蒙古两省区交界之地,因为城墙用大砂、粘土、石灰筑而成,墙体呈现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为是东晋时(始建于公元年)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所建,又称为赫连城。这座一千六百年历史的古城,如今大部分已经被黄沙掩埋,游客看到的只是遗址部分,而到达这里的公共交通并不十分便利,使得能够来到这里游玩的,大多都是对于历史和边塞非常感兴趣的游客。

如果你来到这里,可以从东南角开始绕城一圈,全长约5公里,目前高出地面、还未被黄沙掩埋的部分以城墙南段最多。在城墙的南段,从东往西走,可以看到很多敌台的遗址,这些敌台附近有一个高台,这里是城中的制高点,也是当年“赫连勃勃”处理朝政的永安台。从永安台往西走,可以看到一个墩台,墩台高约30米,这里已经成为了鸟儿的乐园,很多鸟类在墩台上筑巢。

PS:统万城附近没有什么像样的旅馆,可以借宿在周边村民的家中。景区周边的服务设施也不是很齐全,游客可以自己带些饮用水和干粮。

不能错过的龙州丹霞地貌自然景观区

靖边龙州丹霞地貌(又称靖边红沙岩峡谷,靖边波浪谷),位于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俗称闫寨子。波浪谷是一种红砂岩地貌,因岩砂上的纹路像波浪,被叫做TheWave,即波浪。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交界处发现了波浪谷,神奇的外观和极高的科研价值使其成为了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而靖边的波浪谷也有着与美国波浪谷媲美的红砂岩峡谷。

中国靖边波浪谷和美国波浪谷的差距并不大,都是红砂岩地貌,靖边波浪谷更加年轻,只有0万年,很多砂土还没来得及凝固为岩石,它的名字叫陕西靖边龙洲峡谷。

剁荞面(靖边、定边小吃)

 定边、靖边风味小吃。将荞面糁子面用水和匀,擀成二公分厚的饼状,用剁刀剁成韭叶宽的长条,边剁边入锅,煮熟捞碗内。麻油烧至八成热投入宰木耳,辣面,爆出香味倒入碗内。再将酸菜汤入锅烧开后连同炸好的麻油调入面碗内即成。也可调羊肉臊子或素臊子。其滋味坚软细美、酸辣可口。

第六站看这里横山不能错过的波罗堡

波罗堡位于榆林市横山县无定河畔的黄云山上,是明长城榆林镇重要关堡之一。古堡因城堡西侧石壁上的巨大石佛而闻名。相传于明正统十年(年)建城池,比榆林建城还要早10余年,是具有典型明清风格的古城堡。

不能错过的五里墩长城

五里墩长城位于安边镇东南五里,也因此被当地人称为“五里墩”。五里墩是明长城沿线上一个“硕大无比”的大墩台,据说此墩台的修建年代早于所在长城。长城在定边这段基本都是平原,周围基本没有什么制高点,五里墩搞得如此高大,当时的作用主要就是起到瞭望哨和报警作用,爬上墩顶可以观察远处敌情。

软糜子炒面(横山小吃)

横山风味小吃。在软糜子将要成熟时,将糜穗摘下,搓下糜粒,隔过半天放在锅内炒黄炒熟,然后放在碾子上舂去米糠。将净熟米加小茴香面,精盐磨成粉,用细罗罗出。吃时用开水加酥油,或加红糖、白糖、拌成软块吃,味道细软酥甜,清香可口,风味地道

第七站看这里米脂不能错过的姜氏庄园

姜氏庄园位于米脂县城东南16公里桥河岔乡,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姜氏庄园由该村首富姜耀祖请北京专家设计,招聚县内能工巧匠兴建而成,前后用时十三年。姜氏庄园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布局紧凑,由上而下,浑然一体。对外严于防患,院内互相通联,是陕北罕见的庄园建筑。

整个庄园由山脚至山顶分3部分:第一层是下院,前以块石垒砌高达9.5米的寨墙,上部筑女墙,犹若城垣。沿第一层西南侧道路穿洞门达二层,即中院。院西南又耸立高约8米,长10余米的寨墙,将庄园围住,并留有通后山的门洞,正中建门楼。沿石级踏步到第三层上院,是全建筑的主宅,座东北向西南,正面一线5孔石窑,两侧分置对称双院,东西两端分设拱形小门洞,西去厕所,东侧下书院。整个庄院后设寨城一道,中有寨门可通后山。

卤驴板肠(米脂小吃)

 米脂风味小吃。用整副驴大肠做原料,反复用醋水搓洗干净,放入清水锅煮半熟。捞出再入卤汤锅,加酱油汤、辣椒、花椒、葱花、姜片炖煮至绵软。吃时切成小段,加原汤汁,口味麻辣咸嫩,香味袭人,可谓小吃一绝。

不能错过的李自成行宫

盘龙山原名马鞍山,明嘉靖年间,曾在山间修建真武祖师庙。崇祯十六年(年),闯王李自成于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派其侄李过回米脂扫墓。李过率兵3万驻扎山下,并将山上的真武祖师庙扩建为行宫。同年11月,李自成亲率大军回米脂参加祭奠。他见行宫建筑雄伟,十分高兴,便赐山名为盘龙山,行宫正殿为启祥殿,后殿为兆庆宫。李自成起义失败后,当地群众为保护这群建筑,塑起真武祖师像,行宫又变成一座庙宇。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行宫进行了修葺,恢复了原来规模和景观,并建立李自成纪念馆介绍其生平事迹,正殿中安放着李自成的玻璃钢铸像。目前米脂县博物馆也设在行宫内,馆内陈列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和其它历史文物。登上行宫凌空而起的前楼凭栏远眺,山川胜景尽收眼底。

第八站看这里佳县不能错过的白云山

榆林的白云山,位于榆林市佳县城以南5公里处的黄河边上,因为经常白云缭绕,所以称为白云山。山中山水相映,松柏参天,山上有一座道观,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山中还有其他一些寺庙。

根据《佳县志》记载,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年),终南山道士李玉凤来到白云山采药治病、普济众生,并在山上修建白云观。明万历四十六年(年)神宗皇帝朱翊钧给白云山颁施了对旨一道,亲赐《道藏》卷,从此白云山名声大震。当地官民信士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历代皆有扩建修葺。如今,白云观香火旺盛,很多香客会来这里求签问卦。

白云观的建筑以道为主,兼有佛、儒教庙宇,有各类古建99处,并存有雕塑、绘画、书法、音乐等文化精萃,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西北地区最大的明代古建筑群。白云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在陕北颇具影响的风景名胜和宗教活动场所。在白云观上还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大峡谷,陕北黄土高原的风光一览无遗。

不能错过的香炉寺

香炉寺位于佳县县城东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素有佳县八景之一“香炉晚照”之美誉。香炉寺地势险峻,香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西,如龙卧波。

马蹄酥(佳县小吃)

佳县风味小吃。用油、糖、水和面,揉团擀薄切片做成马蹄状,入油锅文火炸成。甜香酥松,是馈赠亲友和宴席上的佳品。

第九站看这里吴堡不能错过的吴堡古城

吴堡古城位于吴堡县宋家川镇北2.5公里黄河西岸山巅,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它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秦晋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它又坐落在黄河天险之石山上,所以又被古人誉为“铜吴堡”。

发面油饼(吴堡小吃)

吴堡风味小吃。用面粉发酵,再与干面,碱水和在一起饧半小时。用饧面分成五个剂子,擀成长宽片均匀抹上麻油、盐面、卷成棒形,切成两条背靠捏住两头拧在一起,压扁擀成二分厚饼,抹油上鏊,反复烙烤至金黄色出炉即成。食之酥香、脆、美、松软可口。

第十站看这里清涧不能错过的笔架山

笔架山,俗称耙子山,又名汉元山,是位于清涧城西、秀延河畔的一座旅游风景名山。之所以叫笔架山,是“文化人”说仰望此山,酷似笔架矗立,苍劲典雅;俗称耙子山,是“受苦人”说,此山更像他们手中的劳动工具——耙子;又名汉元山,是为了纪念解放清涧县城牺牲于此地的人民英雄储汉元。   笔架山是清涧人公认的休闲锻炼、修身养性、谈情说爱的理想去处,那里青松掩映,翠柏葱茏,亭台错落,宝塔屹立;那里鸟语花香,曲径深幽,空气清新。登临山顶,清涧县城全景一览无余,放眼远望,无不让人心旷神怡。

不能错过的清涧革命纪念馆

清涧革命纪念馆的前身是“清涧烈士陵园”,始建于年,占地13亩。园内主要建筑有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历史纪念馆和由50多块石碑组成的碑林。7年,在纪念清涧起义80周年之际,清涧县将陵园更名,并投资50多万元对纪念馆进行维修,使其成为一部爱国主义的优秀教材。

煎饼(清涧小吃)

 清涧风味小吃。用荞面仁制成粉糊,方法与碗托做法相同,但要糊稀一点,用小勺舀在加热的饼鏊上摊成20厘米大的如纸薄饼;另以绿豆芽或黑豆芽加粉丝、肉丝、炸豆腐丝凉拌,将煎饼卷入凉拌豆芽菜,浇蘸汤食之清凉开胃,素爽雅致。

长青四月钜惠

鸡蛋杂粮,水果美食,粮油干货随你选,任你挑

活动时间:4月1日—4月7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zhaibenben.net/zzbx/8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