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山风景区位于井字镇与沙塘乡交界处,处于涓水源头双峰县第一高峰---紫云峰与第三高峰---白石峰之间,两边群山突起,北接鸡冠寨,南联白石峰,东西各有七八里长的峡谷,深沟幽壑,悬崖陡壁。主要景点有:白石峰、黄巢山隘口、车驾山、盘山公路、雨师庙遗址、断剑塔遗址、云溪寺遗址、栓水皂南朝禅师墓、杨帝庙、涓水源、增峰水库等。
上图左边为鸡冠寨,右边为白石峰
黄巢山名的来由
《湘乡县志.兵防志》载:“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公元年)),黄巢出广州,破衡洲,自县趋长沙,营于县之旧五十四五都,今其山名黄巢山,在永丰、铜梁二都之间。”说的当年黄巢率军途经此地,遇上一支土匪队伍在这里封山劈道,烧杀抢掠,当地老百姓早已怨声载道。起义军到时,人民远道迎接。一天深夜,两支义军沿白石峰和鸡冠寨进发,两面夹攻,经过一夜鏖战,全歼匪帮。此后,老百姓自动集合,为义军开山凿石,把石径改成大道。起义军主力部队抵达时,当地百姓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箪食壶浆犒劳官兵。黄巢见状,深受感动,遂命随从拿出一把镶珠嵌玉的宝剑,亲手赠予一位长者,以示感谢和留念。后来,人们在山腰一块巨石上,用精工磨琢的花岗岩细料,建起一座17米高的宝塔,将黄巢馈赠的宝剑珍藏塔底,取名为剑塔,并把这座山取名黄巢山,荷叶人则叫它“王子山”。邑人唐诗戡先生还作了《黄巢山怀古》七绝一首,诗云:白石崔嵬一峡开,黄巢义旅此中来。寒霜坠剑遗民爱,立塔永埋心底哀。
曾听长辈说亲眼见过此剑塔,塔内确有一剑,可惜年修建梓(门)荷(叶)路时,此塔不得不拆除。
黄巢山是湘衡咽候
湘中娄底、邵阳及安化、怀化等地人们朝圣南岳必经黄巢山隘。据说毛主席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就是从嘉谟镇经黄巢山去湘南的。如今,双(峰)石(地方)线成为了省道线,一条连结湘中与衡山的炒沙柏油大道已经修成。你欲乘车越过巍巍黄巢,一定会有“跃上葱茏四百旋”的美感。
白石峰
《南岳志.形胜》云:“白石峰,在衡阳县北五十五里,与应相峰相似,相传龙栖其后洞,水流而不竭。。”《双峰县志》载:“白石峰,距县城十九公里,在沙塘乡与井字镇交界处。海拔米,为域内第三高峰。”
在南岳七十二峰中,白石峰称得上是奇峰。站在黄巢山隘远远望去,她犹似一个巨大的等腰三角形,峰顶尖到仅一个点,若登上此峰,必须从所看到的两侧腰上才能上得去,不然的话,她会将你拒之峰下,望峰莫及。峰的南面,怪石嶙峋,簇拥着一块似磨过的百余米长的花岗岩石从山腰挂下,好似一面巨镜,谁也莫想在此石上爬上半步,被人们称之为“长石牌”。太阳照在这块长石上,使你的感觉是眼前格外亮丽,一道道白光直冲峰顶。大概这就是“白石峰”取名的来历吧。
峰的北面,有一座勤劳勇敢的井字人民修筑的增峰水库,上游古树参天。白石峰美丽的身影倒映在水里,水格外的清,山显得特别的秀。
黄巢山上的白石峰本来高大,其文化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更高大。一登上此峰,便会想起清代易祖谦吉登该峰所赋的赞美诗来:“巍峨天半矗丹峰,渐入云霄莫与齐;拾级偶然登绝顶,回头不觉万山低。”
双(峰)衡(阳)公路过了沙子塘娘娘殿就缓缓上扬,直伸到黄巢山的隘口处,再飘向衡山衡阳。别看王子山隘口不是很高,但山路弯弯,行车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前经常听到这里出事故,只是近年来随着道路修整加宽,这种情况得到改善。
目前此路正在修整,预计完成后行车将更加方便、安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