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安康
长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提醒您: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正如中医所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可以利用大自然充盛的阳气来调养体内的正气,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我们来分享一下端午习俗中的中医养生。
一、悬艾叶菖蒲
菖蒲具有提神通窍、祛风除湿、杀虫灭菌的药物。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当今艾灸更是被推广应用于临床诸多虚寒、疼痛类疾病的治疗,正所谓“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足以见得自古艾灸在中医养生中的地位。
二、自制香囊
中医人整理了古代诸多的辟疫香囊的经典药物,常用的有艾叶、白芷、荷叶、藿香、佩兰、丁香、薄荷、皂角、桔梗、苍术、白术、菖蒲、川芎、桂枝、良姜、香附、乌药、鬼箭羽、百部等,它们能起到芳香避秽、祛湿化浊、理气杀虫、醒脑通窍等的作用。
三、吃粽子
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帮助肠、胃蠕动,而且可以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粽子,不要吃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黄瓜等,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红豆粽和甜粽子不适合多吃;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建议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过于油腻以及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胀气;心血管病患者、老人和儿童也不宜多食,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四、饮雄黄酒
端午节有饮雄黄酒的习俗,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雄黄,作为药用,主要是外用于杀虫、解毒,治疗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等。雄黄酒涂抹在小孩面庞、耳鼻、额头及手足心等处,目的也是使孩子们免受毒虫、蛇蝎伤害。雄黄酒多饮易中毒,因此应引起重视。
端午灸——祛湿扶阳中医素来有“端午灸”的传统,为的是将端午时节极盛的阳气利用艾草通达于体内,从而实现远胜平时的补养功效,甚至实现冬病夏治。
过去民间有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端午节前后因气温、湿度都比较适合细菌的繁殖,容易造成如感冒等的流行。而艾草含桉油精,有抑制微生物生长、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而且具有特殊气味,有很好的驱虫效果。
而在保健方面,古人会将艾叶加工成“艾绒”,再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气血,加强身体免疫力。
进入6月,青岛沿海湿热的天气会给人体带来诸多不适。一般有内湿的人,再遇到湿度大的环境,很容易诱发各种疾病。所以这个季节,不妨借助艾灸来除湿保健。
艾灸保健常选的穴位
足三里: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关元:灸之能调整膀胱的张力,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
气海: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肾俞: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
三阴交:灸之能调整内分泌功能,女性生殖功能,调整心律,调整胰岛素分泌,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长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江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了“山东省示范(星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岛市文明单位”、“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集体”、“山东省优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典型家庭医生团队”、“青岛市卫生计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示范服务机构”、“青岛市中医发展集团理事单位”、青岛市首批国医馆、青岛市首批“精品国医馆”等荣誉称号。
编辑:办公室
审核:李秀芬